挪威維京博物館,位處於挪威南方比格迪半島(Bygdoynes)上.
維京船博物館可說是目前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維京文物館,
在館內可一窺當年北歐海盜橫行時期、揚名於世的造船技藝,
伴隨出土的還有八至十世紀維京人精美木雕及生活日用織品。
館內展示著超過千年的古代三艘海盜船,
分別是奧塞貝格號(Oseberg)、高克斯塔號(Gokstad)
及杜臬號(Tune),其中以高克斯塔號保存最為完整。
目前所展示的這三艘船是在奧斯陸峽灣附近出土的,
是當年猖獗於北海和地中海的海盜所用船隻,除海盜船外,
另展示海盜時期相關資料,頗具歷史考究意義。
當年的「海盜黃色船旗」,至今還插在博物館館頂上隨風飄揚.
海盜黃色船旗(取自網路)
博物館正面
維京海盜船當年縱橫海域圖
高克斯塔號(Gokstad)
高克斯塔號於1880年挖掘出土,船身長23米、排水量大,
在當時是一艘很大的海盜船,航行於北海及大西洋海域中。
根據考究約九世紀時海盜酋長或頭目所擁有,
優雅細長的船型線條航行時充滿速度感,且能耐久航距,
所以能雄霸北海及大西洋海域並非空穴來風。
奧塞貝格號(Oseberg)
華麗優雅海盜船,船長將近22米的女王葬船奧塞貝格號(Oseberg)
船主是九世紀的奧沙女王,
因此充滿女性細膩的裝飾和雕刻。
奧塞貝格號(Oseberg)精美雕刻及蛇頭造型的船首
奧塞貝格號(Oseberg)蛇頭造型的船首之複製品
杜臬號
奧沙女王過世後,女王平常使用的物品及女婢一同陪葬在杜臬號海盜船上,
1867年出土時存其船底底部,目前展示仍然完整保持出土時模樣。
女王陪葬雪車
海盜船船首取用各種動物的頭型
維京船能雄霸海域,最大特色為船隻採用「龍骨」,
從船頭至船尾的中心線,在航行時可抵大風大浪,
更增加持久性、穩定性、增加推進力道,對維京人士當時是一大發明。
據了解當年能離開陸地在海洋上航行,並能抵達其他陸上,只有維京人能辦到。
維京人除了擁有性能優秀船隻外,也具備卓著的航海技術,
可觀察日落日出以做為基礎,按經緯航海技術前往目的地。
維京船除了打造輝煌歷史,從此奠定了今日挪威卓越的造船技藝。
( 資料來源: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