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11月精彩的校史演講,揭開清華的建校經費來源,以及其間居中協助的歷史人物點滴之後,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再次邀請前校長陳力俊院士,以清華在新竹建校過程為主題話說從頭,
帶領觀眾進入時光隧道,也從新竹清華建校歷史窺見臺灣的歷史進程,
原來,清華大學著名的梅園,本來可能是「桃園」;
繼去年11月精彩的校史演講,揭開清華的建校經費來源,以及其間居中協助的歷史人物點滴之後,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再次邀請前校長陳力俊院士,以清華在新竹建校過程為主題話說從頭,
帶領觀眾進入時光隧道,也從新竹清華建校歷史窺見臺灣的歷史進程,
原來,清華大學著名的梅園,本來可能是「桃園」;
當今台灣女性在社會參與仍然面臨體制與組織內部性別阻礙及困境,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性別與社會研究中心
特於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舉辦「從『新女性主義』到『性別主流化』:
台灣女性主義跨世代對談」系列演講。
十四個清華大學學生,從不同角度發現新竹,
最近更辦了一本實體刊物名為「貢丸湯」;
經營一個可以為身心與3C充電,補給新竹知識的空間「見域亭仔角」,
這群學生未來還會為旅人導覽新竹,開發新竹特色商品,創造新竹跨領域文化導覽平台。
中斷2年,清華與交通兩所大學「梅竹賽」今年乙未年即將重新登場,
過去造成梅竹賽停辦的選手資格限制與賽制等因素,
透過梅竹籌備委員會與諮議會的運作,
從法規上做條文修訂,加上兩校希望恢復梅竹賽,
農曆年將近,許多人忙採買年菜、食材,
但食物開封後未立即食用完畢可能造成細菌孳生,為讓消費者吃得更安心,
清華大學團隊研發出細菌快篩試片,不論隔夜菜或是開封後的罐頭食品,
只要用試片測試約10至15分鐘,就可以知道細菌是否超標,最快可望明後年量產上市。
清華大學為培養學生善盡社會責任,
募得經費展開「服務與創新領導人才培訓計畫」,
藉服務學習課程培養思考力,回饋社會。
清大展開每屆3年半的人才培訓計畫,預計在前5年挹注新台幣3000萬元,
國立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鄭惠春,
研究動力蛋白ATP 如何調控結構變化,及調控其內ATP的水解循環,
獲國際知名期刊《Cell》刊登,
此研究可望成為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疾病研究基礎。
「只要願意做,就會有希望!」印度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凱拉許‧沙提雅提深信,
拯救童工行動不只是口號,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關係到你我的未來,
即使再困難,也要繼續做下去,諾貝爾獎只是個逗號,沒有童工才是句點。
凱拉許‧沙提雅提(Kailash Satyarthi)16日應邀到國立清華大學,
費時兩年,清大教授黃國柱成功在室溫製造己二酸綠色製程,
將替尼龍產業開創節能新紀元,研究更獲國外期刊「Science」刊登。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黃國柱研究團隊同時利用臭氧、紫外光照射,
為幫助偏鄉童,清大自行車社發起「送書到都蘭」活動,每位參與者將1人背1公斤的書本,
騎自行車前往台東都蘭,讓偏鄉學生有足夠的書籍可以閱讀。
清華大學自行車社將於19日到23日舉辦「送書到都蘭」行動,目前參與者約40人,
由於第三世界醫藥資源貧乏以及昂貴藥物開發成本高,
本校奈微所鄭兆泯副教授研究團隊與生物醫學工程專家合作,
致力於降低醫藥研發測試成本等研究,
相關文章獲得國際生物醫學頂級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圍棋職業棋士、有氧體操國手、微軟程式冠軍乃至沒出國的英語天才,通通都來清華大學!
清大舉辦104學年的大學部招生「拾穗計畫」特殊選才,鎖定各領域專才網羅學生,
今錄取名單放榜,盼透過多元人才挹注,替校園增添活力。
清華表示,這次拾穗共錄取10名學生、備取21人,領域包括:
【2014.12.30 清華大學秘書處】
本校天文研究所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太空科學實驗室團隊合作
研製的康卜吞成像光譜儀在台灣時間2014年12月29日上午5點20分
成功地在南極麥克默多科學工作站由美國太空總署的高空氣球搭載升空,
進入離地面約40公里的高空,偵測來自宇宙深處的伽瑪射線。
國立清華大學團隊(NTHU Team)參加
今年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舉辦的國際研究挑戰賽
從上百支來自全球各地的競爭隊伍中脫穎而出,
以自行研發少元件、低成本、容易拆裝的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7日電)
交通大學年僅30歲的電子物理系助理教授周苡嘉
以第一作者身分,登上世界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震撼學術界。
交大校長吳妍華表示,周苡嘉(民國72年次)可能是交大史上最年輕,